到2015年,深航的機隊規(guī)模要達到180架以上,銷售收入300億元左右,成為以深圳為主運營基地,以中高端客戶為主,發(fā)展成為具有獨立品牌的亞太地區(qū)著名的全國性航空公司。這就是國航董事長孔棟在8月11日對深航的重新定位。對深航這個優(yōu)質資源,國航自然是覬覦已久。應該說國航的兼并和對深圳進行重新定位,對于這兩家公司都是一種機遇和發(fā)展的需要。
一、國航控股深航的直接收益:航線網絡+市場份額
國航在成為深航的第一大股東前,深航保持了16年安全飛行和15年連續(xù)盈利,是國內五大航空集團之一。
其擁有的企業(yè)資源也不可小覷,共有波音747、737,空客320、319等各類型干線客貨機逾百架,經營國內國際航線200多條,有駐國內外營業(yè)部70個,8個分公司和基地輻射全國,投資成立并控股翡翠貨運航空、河南航空、昆明航空,積極實施客貨并舉,國內國際并舉,干線、支線、貨運共同發(fā)展的戰(zhàn)略。在深圳航空市場上,深航占30%以上的市場份額,南航占20%的份額,國航僅占比10%。但控股深航后,國航、深航在深圳的市場份額將為南航的兩倍。
二、國航控股深航:國際和國內航線網絡的延伸和支撐
國航目前是國內航空公司中擁有國際航線最多的航空公司,在拓展國外航空市場經驗方面,以及技術方面也依然具有不可撼動的老大哥地位?,F在國際航空市場經歷過金融危機后,市場低迷,競爭力大大下降,雖然近幾個月國外一些航空公司盈利水平有所恢復,但還是不穩(wěn)定,市場中仍然存在著許多不確定因素。
國航走向國際市場是勢在必行,形勢也推動著國航要加快步伐,但是,有三個問題是國航必須要考慮的:第一,國際航線也需要國內航空客源的支持;第二,國際長航線的運營要占用許多國內運力資源,為此大量購買新飛機既不經濟且交付周期長;第三,國航在國內各地區(qū)市場占有率的不均衡也亟需解決,尤其是國航在擁有大量良好公務客源的中部和東南部地區(qū)的力量相對薄弱。
國航通過對深航的注資,獲得了深航的航線網絡及機隊資源,這足以幫助國航分擔在國內市場的競爭壓力。同時,國內高端旅行市場的競爭才剛剛啟動,國航此時對深航進行重新定位,瞄準中高端客源應該也是恰逢其時。
國際與國內航線網絡的相互支持和呼應,能形成客流的有效循環(huán),對于兩家公司的發(fā)展都是大有裨益。
三、國航攜手深航:對南航和東航形成壓迫式的競爭態(tài)勢
國航和深航合作,這固然是一步好棋,但勝算究竟有多大,還必須要考慮競爭對手的實力,其中南航、東航和海航的實力是絕不可小視的。
1、南航總部位于廣州,地理位置優(yōu)越,基礎穩(wěn)固,而且南航已經規(guī)模化經營,航線網絡密布,尤其是A380飛機即將交貨,其帶來的運力增加和廣告效應都是不可低估的。在國內航線方面,南航可以說是橫在深航面前的一堵大山。
2、東航在國際航線網絡方面僅次于國航,他們也看好了向外發(fā)展的機會,東航與上航合并又進一步增強了實力。同時,東航肯定會把合并優(yōu)化出來的運力繼續(xù)投入到更多的國內航線上,以增強國內市場控制力。這對于深航來說都會帶來很強勁的競爭。
3、另外,南航與東航的攜手對于國航來說也是巨大的威脅。東航即將加入天合聯盟,東航與南航的攜手甚至是進一步的整合都將對中國民航業(yè)的競爭格局造成重大影響。
4、海航也絕對是一個雄心勃勃的競爭對手。海航的活力是有目共睹的,他們的實力也絕對不容小視。
總之,從深航自身的情況看,它還沒有形成經營的規(guī)模效應,僅在深圳市場上占有一定的優(yōu)勢,要想向國航設計的那樣成為全國性的航空公司,還需要一個相當長的發(fā)展過程。另外,從國內航空業(yè)發(fā)展的經驗看,做大了并等同于做強。所以,做大做強,形成規(guī)模,還需要在軟件和硬件建設上雙管齊下。
作者簡介:
王先生一直在南航從事基層工作:國內柜臺工作人員、國際柜臺組長、國際航班座位控制、貨運快遞部經理、航線經理、駐外任銷售經理和機場站經理,并持有多種崗位證,以及取得多個IATA的證書。由于有較多的工作實踐,王先生經常在報刊雜志上發(fā)表文章,提出對民航業(yè)務發(fā)展的見解和觀點。王先生畢業(yè)于北京國際關系學院英語專業(yè)。
特約評論員所陳述的觀點僅代表他們本人而非快捷航空的觀點立場,快捷航空不承擔由他們所表達之觀點產生的任何責任。
本文鏈接地址:
http://www.njmyourkq.com/news/show-587.html